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危废处置现状

分享到:
点击次数:703 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3日10:41:20 打印此页 关闭

危险废物种类多、来源广、成分和性质复杂,集中利用处置从本质上讲技术壁垒很高,但在危废政策和市场缺口双重红利驱动下,危废处理产业化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危废企业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投资人普遍选择价格高、利润厚的焚烧填埋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投资,产能快速增长导致大部分省份出现产能过剩(如下图,广东焚烧项目增长情况)

640.jpg

不同种类、性质、来源的危险废物,必然有更适合、更经济、更高效的处理技术,没有哪一种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所有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每种资源化利用技术、工艺、设备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限制条件。

危废焚烧不是“万金油”,只是众多处理技术中的一种,有它自身的应用场景和存在价值,其总体市场份额会伴随其他处理工艺发展而慢慢变小。柔性填埋场会伴随“无废城市建设”和“趋零填埋”的普及,会缓慢逐步退出。

企业自建处置利用设施、点对点利用处置、协同处置项目,使得绝大部分地区的危废焚烧填埋产能过剩会愈演愈烈。

为了生存,在提高焚烧填埋产能利用率和压缩生产处置成本的简单逻辑驱动下,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低价抢料会更加激烈,危废焚烧、填埋处理过程的偷工减料和擦边球动作会更多、更娴熟、更极致,以省为范围的焚烧填埋恶性竞争会带来严重内卷,严重缺料的危废企业跨省收料活动加剧内卷

危废行业具有高度市场化特征,甲方市场格局将会长期存在,高价危废时代的乙方市场格局终究是长期市场化过程中的“昙花一现”,低价中标是乙方选择危废处理服务商的主流形式,平价市场才是危废行业的长期特征,甲乙双方实现良性发展,短期暴利不能作为危废投资运营项目上马的决策依据和经济评估模型。

显而易见的简单创新已经满足不了危废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实质需求,从表面创新向深层次技术创新转变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价时代的一些药剂、材料、设备创新的治标不治本的副作用在当下已经显而易见。但是,企业濒临破产,没有力量去实现技术创新。


附:

目前,全国约有19个省发布《危险废物投资引导公告》,或者省厅没有发布公告,下辖市环保部门发布《危险废物投资引导公告》,其内容大同小异:

1)经营项目产能过剩,建议社会资本投资时,应充分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市场调研,避免产能闲置、减少资源浪费

2)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不鼓励新建集中焚烧、物化和填埋处置项目

3)危险废物集中利用项目:新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应立足本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不鼓励新(扩)建以省外、市外危险废物为主要原料的利用项目

4)鼓励建设焚烧飞灰综合利用项目、鼓励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大的企业配套建设危险废物自行利用设施。

上一条:含油金属屑环境管理要求 下一条: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